大型人工湿地现已广泛应用于湖滨带、河滨带水质净化及湿地生态修复,这些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对于其科学管理调控及长期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综合指标评价及层次分析法,根据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适合评价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的指标体系,建立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特征与功能、水质净化功能及经济社会功能三项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4个二级指标。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单位面积价值远远高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快速增长导致自然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湿地功能严重退化。自然湿地的恢复和人工湿地的建立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工湿地是指模拟自然湿地的功能及特点设计并建设成的工程系统,利用系统中植物、基质及相关微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具有低投入、节能、自我维护及良好的生态景观效应等优点。在湖滨带建立大规模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保障入湖水水质安全、减缓湖滨带湿地退化,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其运行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人工湿地应用初期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因此对人工湿地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对其水质净化功能的研究,而目前人工湿地应用的大尺度及多重功能要求筛选建立一套较全面的适合人工湿地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评价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工湿地的管理和长期可持续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成熟,除污水净化功能外,人工湿地因为其良好的景观效益,较大的湿地产出,已逐渐成为担任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因此该系统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确立,应从整个系统的层次考虑,其指标应是对系统的功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反馈的全面体现,以往对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的研究中,往往只单一地评价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生态效应、经济价值等,并未将各个功能评价进行整合并统一到人工湿地系统的层面上来,也没有得出一个量化的结果。
此外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例如植物多样性、生物量、保护鸟类种类都可以通过观测直接获得,水质净化数据是人工湿地运行的基础数据,也可通过实验监测直接获得,此外该体系能使评价结果量化,所得的结果更直观,低于“中”级的指标都应加强其功能的改善,对人工湿地可持续性运行具有更现实的决策指导意义。该评价体系可应用于大多数大型人工湿地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对其他地区功能相同的大型人工湿地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