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是通过模拟自然湿地,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基质填料、植物、微生物和水体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此复合生态系统中利用基质填料、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人工湿地自世纪年代迅速发展以来,经过不断研究和改进,目前已应用于处理富营养化湖泊、低浓度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暴雨径流污染、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净化、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等各领域。

湿地的分类与组成:

人工湿地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从工程实用出发,按照污水在人工湿地中水流方式的差异,一般人工湿地分为三种表面流人工湿地(SFW)、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FS)、和垂直流人工湿地(vcw),其主要特点、应用等见表。

人工湿地的组成主要有三大要素填料基质、植物、微生物,三大要素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效的统一整体,综合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人工湿地通过多种途径去除水中污染物,但无论是填料的吸附、微生物的降解或是植物的吸收等,都和填料息息相关。填料在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稳定的依附表面的同时,也会通过拦截、过滤、吸附、沉淀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可见填料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场所。

通过对各类湿地进行一定小结,如表所示,不同类型的湿地有其各自特点,在适用范围、污染物去除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就填料使用而言,除了表面流人工湿地一般用土壤作为填料外,其余两种人工湿地在填料类型的选择上并未有特别差异,填料种类多样,各种类型的填料均有使用。但不同的湿地类型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其需处理的污水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具体的湿地类型、污水特性、需达到的效果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宜该种湿地的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