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废水生态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植物是人工湿地的核心,选择适宜植物用于人工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人工湿地的除污效果,方便后期运行管理,还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和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下面就和国投盛世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植物是影响人工湿地净化水体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可直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自身生长,同时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植物根系为水体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同时还可进行输氧、泌氧从而创造好氧、厌氧的根际微环境。除此之外,植物在改善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塑造良好景观效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适宜的植物对人工湿地的构建、运行及后期管理十分重要。

对应用广泛的湿地植物的生理生态作进一步研究,探究维持湿地植物生长代谢的机理,包括与植物生理变化相关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进一步完善用于水体净化的湿地植物的筛选指标的研究,目的是能够在全球湿地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强度增加的背景下,通过适当的人为调控环境因子使用于净化水体的人工湿地植物适应力、去污力达到相对较理想的状态。

加强对湿地植物与湿地微生物的耦合作用,达到协同去除水体污染物的目的。水体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植物本身吸收、吸附和富集等以及根系微生物反应来共同完成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大型水生植物大量存在的人工湿地中,微生物代谢作用净化水体仍占主要地位。

植物的选择可根据不同人工湿地类型和不同水体污染物类型进行配置,从而最大效率的发挥湿地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效果,如表面流湿地适宜于配置浅根散生型和浅根丛生型,代表性植物有慈姑、灯心草等,潜流式湿地则适宜配置深根散生型和深根丛生型植物,代表性植物有菖蒲、水葱、旱伞草等。当水体污染物类型为N和BOD5时,应选择根系较大且输氧能力强的湿地植物,代表性植物有美人蕉、再力花等;当水体主要污染物类型为N、P、重金属时,应选择吸附富集能力强且生长快的湿地植物,代表性植物有凤眼莲、茭白、荇菜等。